哪知何然因为少给了两颗药追上门来,当即被赵诚锐扣下。她跑江湖只为财,并无害命之心,一听自己的药又惹大祸,眼看要一尸两命,生怕吃不了兜着走,主动就竹筒倒豆子了。 瑜夫人是个没上过台面的后院人,关键时刻扛不住事。在王妃与侧妃接连抛出指向她的疑点后,她说不出什么推脱之词,只想到自己了断,不要牵连儿子。 赵诚锐原想亲自安排人将她与柔姬一并送出府&ldo;处置&rdo;,可徐蝉得知儿子受伤失明的真相后怒不可遏,难得强硬地将这事揽下了。 没人知道徐蝉将这两人送去了哪里,也没人敢问她会如何&ldo;处置&rdo;这二人。 不过,谁都想得到,一个盛怒之下母亲,为着儿子受的莫大委屈,必定什么都做得出来。 至于女术士何然,她见自己的药惹出这么多事,心知不好善了,便信誓旦旦表示自己另有压箱底的方子可助赵澈复明。 &ldo;我愿亲身为质留在信王府的管控下,直到大公子复明,&rdo;何然道,&ldo;若贵人们信不过我的方子,可请医家先行验看查证。&rdo; 大多数术士所行的那些神神鬼鬼之术,通常都只是惑人耳目的幌子,他们真正的本事其实是炼药。 医家常说&ldo;是药三分毒&rdo;,到了术士手中更是&ldo;药、毒不分家&rdo;,有些方子在他们手中能害人也能救人,端看如何调剂。但术士用药胆大,不像正经医家那般辩证施法、徐徐而治,他们手中大多方子,在医家看来无论配方、剂量都是极其凶险冒进的。 不过赵澈受太医官诊治已半年,成效确实微弱,脑中淤血消散的进度远远缓于预期,太医官们甚至不敢断言是否能复明。 赵诚锐与徐蝉商量后,去内城请来太医官验看过何然的化瘀之方。太医官们虽仍觉用药有点剑走偏锋,但与赵澈如今的情形倒算对症,斟酌之下觉得此方可稍作改进后再行试用。 于是夫妇俩将信将疑地接受了何然的&ldo;将功补过&rdo;,派人贴身管控她在镐京的行踪。 &ldo;若我儿真能复明,自会如约放你一马,&rdo;徐蝉面色冷厉地看着何然,&ldo;若有半点闪失,你知道会有何后果。&rdo; 何然点头如捣蒜,诺诺应下。 后院人逾数的事若外传,对整个信王府都没好处,所以即便出了这些事,也只能解决在府门内,半点风声都不能走漏。 府中人知趣,看出气氛不对,也没谁敢多嘴问瑜夫人和柔姬的去向,很多人甚至不清楚这二人具体做了什么,只知是没干好事被处置了。 至于柔姬产下的小六姑娘,原本在玉牒上就记在侧妃孟贞名下,孟贞心慈,既柔姬被&ldo;送走&rdo;,她便将那小婴儿接到涵云殿养着。 这般安置倒也算小六姑娘因祸得福,毕竟以孟贞的心性,怎么也不至于亏待她。 倒是瑜夫人的四公子赵淙,半大不小的年纪,说不上懂事不懂事,母亲突然不见,留他独自在多福斋,府中众人又讳莫如深,这让他懵到木呆呆的。 原本他在玉牒上是记在王妃徐蝉名下,可他的生母是害赵澈失明的元凶之一,徐蝉能忍住气性不迁怒他就不错了,哪肯亲自养?只甩给赵诚锐白眼冷笑。 赵诚锐自知理亏,讪讪陪着小心,最终将赵淙打发去了撷芳园。 撷芳园琼夫人与瑜夫人是双生姐妹,论起来是赵淙的姨母,如此安顿倒也合理。只是琼夫人本已有三公子赵渭与小五姑娘赵蕊两个孩子,突然又多个赵淙,也够她操烦的。 此事之后,西路各院都噤若寒蝉,信王府后院总算消停了。 武德二年一月十三,雪后初霁,碧空如洗。 一连十几日,赵诚锐在徐蝉面前姿态都颇低。 为缓和家中气氛,赵诚锐以年节家宴的名义,请了异母姐姐长庆公主赵宜安一家前来家宴。 除了赵宜安的驸马司江川外,她的一名侧郎楚晖也随行,还带了年幼的一子一女。 宴席安排在晚饭,下午时王府众人便聚到后花园,摆了点心瓜果煮茶赏雪。 两家小孩子加起来不少,正好湖面结了厚冰,便又划下道给孩子们打冰球。 赵澈本就年长些,与这堆小的没法玩到一处,加之眼睛也不便,就让赵荞去当这孩子王。 赵荞是个贪玩的,乐颠颠儿接下重任,领着一群小毛头呼啦啦就往冰面上撒欢去了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叫我一声老公很难吗?+番外 娘液 穿书后我被女主看上了+番外 龙凤 有美人兮窥东墙 千金罗刹女 惟君而已/少主太霸道(贝贝熊系列 ) 大乾憨婿 半世繁华录 情之所一 电竞男神很会撩:秦少,上分吗 上错花轿嫁对狼+番外 团宠反派三岁半 女主她偏爱我[穿书] 纪总工作第一 (猎人同人)我有特殊的化妆技巧 重生之妖娆小娇医 朕的小可爱 主角他超凶[快穿] 冬风啊+番外